首页 >> 岩生黄耆

【推荐】河北巨鹿南哈口村靠大棚蔬菜摘掉穷帽子山指甲

时间:2022/12/10 09:37:20 编辑:

河北巨鹿南哈口村靠大棚蔬菜摘掉穷帽子

咚咚锵、咚咚锵……每当夜晚降临,在巨鹿县南哈口村的广场上,人们或翩翩起舞,或引吭高歌。昔日这个全县闻名的贫困村现在走上了富裕路。

巨鹿县南哈口村几年前由于缺乏资金和致富门路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现如今蔬菜大棚成方连片,人人忙增收,户户有存款,一跃成为“河北省十大扶贫典型村”,创造了跨越发展的奇迹。南哈口村是如何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甩掉“贫困”帽子,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南哈口村,去探索该村由“穷”到“富”的嬗变之路。

“敲”开致富门。南哈口村全村有1422人,耕地3385亩,村民多年来主要以玉米、小麦、棉花等传统种植为主,经济收入低。突破贫困的束缚,过上富裕的生活是全村群众期盼多年的夙愿。2008年,村支书司敬活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把投资少、*********、收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的蔬菜大棚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第一选择。并算了一笔账:种植传统作物,每亩收入不足千元;而发展蔬菜大棚,投资小、周期短、回钱快,不出家门就可以致富,一年三种三收,亩收益可达万元,是传统种植收入的10倍以上,是个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引”上致富路。建大棚每亩需投入六、七千元,一个大棚约占地3亩,投入2万元,钱从哪里来?能不能保证好收益?多数群众怕承担市场风险,顾虑重重。为打消群众顾虑,2008年,村干部司敬活、张学忠带领6户群众率先建起了8个蔬菜大棚,成为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八大勇士。并集资1.5万元从山东青州聘请技术员驻村指导,当年“西瓜—豆角—尖椒”三种三收,平均每亩纯收益达8000多元,“八大勇士”试种大棚一举成功,成为推动该村大棚蔬菜产业迅速发展的活广告,极大的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架”起致富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第一批大棚种植户发了财,村里其他贫困户都“红了眼”,但苦于手里没有钱,向银行贷款,无信用担保、无抵押,银行不敢放,针对群众发展果蔬大棚热情高涨,但资金短缺、贷款难的现实问题,县委、县政府在南哈口村开展“两个组织”信贷扶贫模式试点工作,一是组织有爱心、热心扶贫事业的党员干部成立扶贫信贷担保自愿者组织;二是组织有诚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组建诚信自律者联谊会,通过“两个组织”,以“干部担保、群众互保”的双保险模式,帮助群众从银行贷款,扶持发展大棚蔬菜产业。2009年3月13日,县信用联社现场向南哈口村27户贫困群众发放贷款5.4万元,期限3个月,及时解决了种植户采购西瓜苗的资金难题。三个月后,贷款户西瓜上市销售,仅半天时间,就还清了贷款, “两个组织”信贷扶贫模式获得成功。两年来,南哈口村依托“两个组织”,累计从县农业银行、县信用联社为贫困户争取贷款400多万元,集中连片发展蔬菜大棚2000余亩,实现了“人均一亩大棚”目标。

“撑”起保障伞。大棚蔬菜产业实现规模发展后,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村党支部牵头领办了“南哈口果蔬大棚专业合作社”,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土地流转、统一物资采购、统一协调贷款、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办理保险、统一市场销售,为群众提供了“保姆式”产业发展服务,实现了“小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在产前,结合种植户需求,合作社统一组织向厂家订购有信誉保证的秧苗、棚膜等物资,采购价较市场价优惠5%—10%;引进福建客商投资创办“巨鹿县秀叶果蔬育苗公司”,每年为种植户提供瓜菜秧苗300多万棵,秧苗自给率达到60%以上,有效缓解了外地秧苗采购成本高、成活率低等难题。在产中,合作社高薪聘请技术管理员,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并采取“销售商+技术服务”模式,引进山东生物农药经销商驻村经营,常年为群众提供无偿技术指导。在产后,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组建专职销售队伍,在太原、石家庄、邢台等地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并申请注册了“哈口”牌西瓜商标,去年“哈口”牌西瓜上市后,以高于市场0.2元/斤的好价钱畅销市场。

产业的迅速发展为群众带来了丰厚收益,空调、冰箱、电脑等高档电器开始登堂入室,仅去年一年该村就新添电动摩托200多辆;一些赚了钱的种植户还纷纷购买了农用车,搞起了蔬菜运输销售,当起了“买卖人”;过去游手好闲的村民也在大棚里学会了过日子;闲暇之余的农家妇女也和城里人一样扭起了秧歌……南哈口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梅园小区租房

江南御府二手房

春江路便宜的二手房

张郭庄小区二手房

相关资讯